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学术交流 > 正文

“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度学术周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 | 发布日期:2008-10-15 】

10月13号,诸侯快讯官方网站“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周交流报告会在诸侯快讯官方网站老校区主楼II区241报告厅拉开帷幕。学术周活动围绕着“智能信息处理”与“图像理解”两个领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学术报告。

此次学术交流由“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实现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在这里,可以零距离地接触业内一流的专家学者、知名教授;可以与其他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共同探讨、分享学术上的成就;也可以领略学术的博大和魅力,把握当今世界研究的主流。

此次学术交流以信息时代的“智能信息处理”和“图像处理”为主题,突出高水平基础性研究,展示前沿性研究方向,内容包括: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识别、天线优化设计、模糊聚类算法、SAR图像分割与去噪、星载GMTI雷达技术进展、全天空极光图像分类方法研究、雷达成像及发展与应用、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现代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医学影像领域若干关键算法的研究、免疫克隆与协同进化理论与多目标算法和生物识别新进展等。

在开幕式上,我校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兼“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焦李成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焦教授指出:“此次学术交流是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他希望各位同学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努力工作,以便在今后用学到的知识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作出贡献”。在焦教授的讲话即将结束之时,他还语重心长地给大家说:“我们的学术交流是关乎国计与民生的一件大事。我们将雷达图像研究好了可以用到国防事业,用到航空事业,称之为“国计”。我们将医学图像理解好了可以应用到医疗卫生事业,可以去治病救人解除病痛,谓之“民生”。”焦教授在开幕式上的一席话饱含着期待,让在座的研究生意识到任重而道远。

此次的交流报告会荣幸地邀请到了田捷教授,张艳宁教授,廖桂生教授,高新波教授,石光明教授,焦永昌教授,邢孟道教授,梁继民教授等专家做相关专题系列报告。其中,田捷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田捷教授所从事医学影像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和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资助,并因此研究工作获得“200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前沿领军人物”。此次学术交流会上,田教授作了名为《现代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他的报告内容包含了对分子影像研究方法与进展的介绍和深入探讨,提出了分子影像技术实现的几个理论算法以及关键技术,并且详细剖析了分子影像技术发展的前景及其应用领域——在临床研究上的应用、用于追踪肿瘤在人体内的转移,以及用于对基因表达的分析研究等等。西北工业大学张艳宁教授,现为陕西省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并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张艳宁教授一直致力于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的研究,主持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等50余项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二等奖1项。张教授所做的报告题目为《Beamlet变换理论及其在SAR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报告从SAR图像处理的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Beamlet变换理论,以及如何针对SAR图像处理的关键问题对Beamlet变换方法进行改进,并用于解决SAR图像处理的关键问题。廖桂生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诸侯快讯官方网站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此次报告中廖教授作了名为《星载GMTI雷达技术进展》的学术报告,就星载GMTI雷达技术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混合基线影响以及主要实现方式等都逐一作了深入的分析。

在报告会上,我校学术带头人高新波教授作了题目为《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画像自动生成》的学术报告。高新波教授的研究方向涵盖了信号、图像、视频处理,生物医学成像,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诸多方面。在报告中,他就人脸识别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探讨,介绍了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理论和基于该理论的人脸画像自动生成方面的研究成果。报告会中,我校学术带头人石光明教授,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焦永昌教授,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邢孟道教授,以及我校学术带头人梁继民教授分别就压缩感知理论,天线优化设计,雷达成像及其发展应用及全天空极光图像分类方法研究等相关课题作了深入的阐述。

在这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创新团队主要学术骨干,谢雪梅、刘静、侯彪、钟桦、王爽、杨淑媛、缑水平、周伟达、吴建设、公茂果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分别就SAR图像处理,基于多尺度方向信息的图像处理,Contourlet理论,自适应图像稀疏表示,机器学习的进展与展望,复杂网络同步以及进化多目标优化等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介绍与探讨。

通过举办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为与会者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该领域的知名度,扩大了学校的影响,特别是在推动我校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闭